首页

护士被绑架封嘴

时间:2025-05-29 17:10:30 作者:中国生态环境部:各方应坚定践行多边主义,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浏览量:64580

  央视网消息:“家门口”的噪声污染问题事关生态建设和百姓生活。2024年1—8月,全国生态环境投诉举报管理平台共接到投诉举报167327件,噪声类投诉举报99807件,占所有投诉举报量的59.6%。

  根据刚刚对外发布的《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(2024)》,2023年,上海、北京、深圳、重庆、广州、成都、天津、武汉等8个超大城市噪声投诉举报占总量的三成以上,显示噪声投诉与人口密度密切相关。从投诉类型来看,社会生活噪声投诉举报最多,占68.4%;建筑施工噪声次之,占24.1%;其后为交通运输噪声和工业噪声。

  生态环境部大气司副司长杨龙介绍,主要原因是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,人口密度增大,汽车保有量的增加,工业、商业、建筑施工活动频繁,导致噪声源越来越多。长期以来,形成的居住与商业、工业等功能混杂,住宅距离交通干线越来越近,这个也使得噪声污染问题越来越明显。

  防治噪声新科技 解决噪声扰民“老大难”

  噪声是基于人体感受的主观评价,只要对人造成困扰、使人产生负面情绪,就会成为噪声。为解决噪声难题,生态环境部鼓励进行技术研究和应用,有效控制噪声污染源头。近年来,一些噪声污染防治新技术不断涌现,产生了良好效果。

  近段时期,经过西城区太平桥附近的北京市民都会看到有个“大气球”盖在建筑工地上。实际上,这个“气球”的用途很简单,它只是为了防治噪声扰民和扬尘污染的。

  这个“气球”的全名叫作基坑气膜,是由高强度聚酯纤维膜材制成的,它长144米、宽74米,占地面积相当于1.4个标准足球场大小。由于它将施工机械全部罩进了一个密闭的空间里,施工时产生的噪声就很难散发出去,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。

  记者来到工地附近的居民家里,已听不到很大的施工噪声。开着窗户时,声级计上显示的声音只有60多分贝,而这还混杂了周围车辆行驶的声音。

  在成都市中心的人民公园里,每天都有一些广场舞爱好者。现在,由于安装了一套“智慧广场舞系统”,广场舞大妈大爷们再也不怕会产生噪声扰民了。

  这套“智慧广场舞系统”运用的是定向发声技术,也就是将声音控制在所需要的固定范围之内,超出了这个范围,广场舞音乐就会大幅下降。

  据了解,这项定向传声降噪技术,除了被用在“智慧舞场”,还被用在“智慧喇叭”“智慧商业娱乐”等多种场所。

  发挥社会治理合力 完善监测系统

  解决噪声污染,除了运用“新科技”,更重要的是发挥社会各方的治理合力。生态环境部通过建设完善自动监测系统,已推动噪声污染防治体系初步形成。

  在“噪声超标”的声音提示下,深圳这处施工工地上的工作人员解除了噪声产生的源头。

  这套“远程喊停”的非现场监管执法系统是深圳市刚刚建设完成的。它能获取建筑施工噪声、颗粒物污染等实时数据,还能通过深度学习和视频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,自动识别出相关的施工违法行为,第一时间视频取证并“远程喊停”。

  按照《“十四五”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要求,2025年1月1日起,全国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,要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。生态环境部鼓励有条件城市,依托监测网络建设“噪声地图”,对噪声污染进行精准化管控。

  江苏省苏州市是生态环境部确定的城市“噪声地图”应用试点城市。就在前不久,苏州首批噪声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在常熟市投入应用,覆盖常熟主城区的“噪声地图”已初步建成。

  在“噪声地图”的加持下,无论是广场舞、施工扰民,还是飙车炸街等,这些噪声污染都能在第一时间内被精准捕捉,一旦超标还会触发预警机制。通过这样信息化、智慧化的管控手段,执法部门对噪声污染实时监测,还能实现地图的动态化展示。

  杨龙介绍,在科技、手段、措施方面,通过推动实现噪声监测自动化、开展“噪声地图”应用等来创新管理手段、来探索社会共治,下大力气解决老百姓“家门口”的噪声问题。

【编辑:王超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广州地铁、公交等公共交通场景全面实现数字人民币应用

青岛文学》编辑部在声明中表示,《青岛文学》一贯对抄袭行为零容忍。对于稿件审读过程中的疏忽,本刊向原作者孙光溪(晓君一生何求)及广大读者致以诚挚的歉意。今后,本刊对来稿会更严格地审查,杜绝类似现象发生,也请广大读者监督。本刊再次严正声明:1. 我们始终坚守文学期刊原创的原则。2.存在抄袭行为的作者,一经查实,本刊将予以公开谴责并拒绝刊发其任何作品。感谢广大读者对本刊的批评与监督。

探索引领可持续发展风潮 第二届ESG50评选启动

北京马拉松作为中国最具历史和影响力的马拉松赛事之一,始终致力于推动全民健身、促进体育产业发展、弘扬体育精神,多年来,吸引了众多跑者参与,激发了广大民众对马拉松运动的热爱。为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的普及和发展,让更多群体加入到马拉松这项运动中来。2024年北京马拉松亲子跑将于11月2日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举行,届时将有2300余名大小选手共赴北马亲子跑赛道,体验跑步的乐趣,共度难忘的亲子时光。(完)

法国总理访问加拿大 两国今年将启动部长会议

北京税务不断加速数字技术和税收业务深度融合,优化纳税人缴费人网上办、掌上办体验,主要税费事项实现了“全程网上办”,开业、发票、退税等8个高频业务可以“自动办”。不断推进“智慧城市+智慧税务”融合,将缴纳社保费、车船税申报、车辆购置税申报等21项税费业务上线北京市政府“京通”小程序。

俄国防部:乌军2023年多次向俄军使用美制化学武器

拉脱维亚大学人文学院为交流团到访举办了“中国的藏学研究成就”讲座,介绍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现代化潮流中如何得到传承和保护。另外,学院还举办了新时代西藏发展成就图片展。

国际识局:专家析莫斯科恐袭案背后三大原因,普京或“重拳出击”!

增速稳中有升,质量稳步提高,就业平稳向好,物价止跌企稳,市场预期改善。关键之年,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,基本盘稳固的中国经济,以一如既往的“稳定发挥”保持了回升向好的“稳健表现”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